PCB 设计信号等长分析

首页    微信公众号文章    PCB 设计信号等长分析

 

一、什么是 PCB 信号等长处理

在进行PCB设计时,为了确保一组信号线的总长度在一个公差范围内一致,通常会采用蛇形走线的方法来延长较短的信号线,使其长度接近组内最长的信号线。这种通过蛇形走线来实现信号长度匹配的过程,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CB信号等长处理。

二、为什么要进行PCB信号等长处理?

在PCB设计中,进行信号等长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1. 满足系统时序要求:信号等长处理主要是为了确保一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同步,满足系统对时序的要求。例如,在DDR内存中,数据线通常以每8位为一组,等长处理的公差范围通常是正负25mil。如果信号长度差异太大,延时过长,可能会导致DDR的运行速率降低。不过,有时即使没有严格的等长处理,系统仍能正常运行,这是因为系统软件对信号进行了延时处理,通过软件实现了时序控制。一般情况下,对于带状线来说,每1ps的延时大约对应6mil的走线长度,因此信号组长度相差6mil,其总延时约为1ps。设计时通常控制在正负10mil的公差范围内就已经很好了,因为在时间上的差异不超过4ps,而大多数IC信号的裕量远超过4ps,所以没必要控制得过于严格,从而避免设计走线困难。

2. 差分信号的相位匹配:对于差分信号,等长处理是为了确保信号的相位匹配。差分信号中的两条线相位相差180度,如果长度相差太大,会导致相位偏移过大,影响信号质量。详细的差分信号分析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相关文章。

三、PCB设计时的信号等长处理方法

1. 查阅数据手册:设计时首先需要查阅器件的数据手册,获取需要等长的信号及其等长范围。对于常见的信号类型,如DDR、网口、HDMI信号等,可以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等长处理。

2. 确定最长信号线并缩短:在进行等长处理之前,先找到需要等长的信号组中最长的信号线,并尝试缩短它,以减少整个信号组的总长度和其他信号线需要绕线的长度。

3. 优先处理空间较小位置的信号线:在等长处理时,要优先考虑空间较小区域的信号线绕线,尽量先调整其附近的信号线,确保这些区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等长处理,避免最后无法完成绕线。

4. 蛇形线边缘间距:进行蛇形绕线时,边缘间距一般要保持3W(即3倍线宽),如果空间有限,至少要做到2W。

5. 差分信号等长误差控制:对于差分信号,等长误差一般控制在正负5mil,绕等长的位置应在产生长度误差的一端,且绕线的波形应为小波形。

 

通过这些方法,可以有效进行信号等长处理,确保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和系统性能。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获取更多PCB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!

声明: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 

 

2024年8月14日 13:41
浏览量:0
收藏